股票市场可视化建模与预测、网络攻防实践等工坊活动,在融航天科技实物与模型、航天知识为一体的航天馆里,感受科技创新支撑下的强大国防能力……这个寒假,来自全国380多名中学生,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参加了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举办的2024年中学生英才计划“走进计算机世界”冬令营,与科学名师来了一次近距离接触。
“这是我通过拟合函数的方式,设计完成的股票数据的图像模型。”在本次冬令营“股票市场的可视化建模与预测”的主题工坊活动中,来自广东的高一年级学生高偲宸兴奋地告诉记者,他平时很喜欢编程,但在这次工坊活动中,是第一次真正结合现实课题完成的编程。
“我对编程的认识,特别是特殊代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可视化呈现股票数据也让我明白大数据对科学预测的重要。” 高偲宸说。
作为该工坊活动的负责人、哈工大王宏志教授表示,这次的工坊课题任务对部分学生而言难度并不大,但正是希望从小切口让学生感受大数据的魅力。
“现在很多高中生,对科技有着一定的好奇心。我认为中学生英才计划正是要抓住青少年对科技拥有极大好奇心的窗口期,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才能更加成功地引导他们走上科研的道路,成为我们国家科技强国的栋梁之材。”王宏志说。
中学生英才计划计算机学科工作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教务处处长、信息学院教授王程也坦言,中学生英才计划学的技术、出的成果并不是重点,关键是激发和保持中学生对科技的好奇心。“通过中学生英才计划,希望让你们看到远方,对未来充满想象和信心,看到未来可以做什么、有信心做什么。” 王程在专家面对面活动中语重心长地和学生交流着。
“中学生英才计划的初衷就是为有科研兴趣的中学生提供平台。”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中学生英才计划是中国科协和教育部自2013年开始共同组织实施的人才培养计划,截至目前全国共有22个省份、58所高校等参与培养工作。意在让中学生提前接触科研,让“大先生培养好苗子”,为我国基础学科后备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中学生英才计划的实施,体现了国家对科技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为了更好地开发高校科技资源,激发更多中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激励新一代年轻人加入科技研究的行列,本次冬令营结合哈工大优势学科、地域特色,因地制宜地设计了大师报告、工坊活动、专家面对面、朋辈交流互动活动外,哈工大还安排了重点实验室和科技企业参观等多项活动。
“这套舱外工作航天服里外一共20层,重达120公斤,可以在零下173到零下175摄氏度的极恶劣环境下,为宇航员提供生命需要的一切,如水、氧气等等,这套航天服正是哈工大团队设计完成制作的。”在哈工大航天馆里,随着讲解员自豪的介绍,冬令营的学生们情不自禁地鼓掌。
“中国人真的太了不起了。”来自北京十一学校的学生季涌泉认真看着航天馆里一件件实物、一幅幅图,“在这里我看到了祖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哈工大航天人自强不息、接续奋斗走出中国特色航天发展道路,积淀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
江苏天一中学的高一学生张映雪说看了实物和模型后,她了解了航天器的构造和功能,对航天工程师们的创新和努力有了更深的体会。“我也被那些为航天事业奋斗的先驱者们的事迹所感动。他们面对重重困难,却始终坚持探索宇宙的梦想,为人类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于我来说,这次参观不仅仅让我增长了知识,更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一定能够更深入探索宇宙的奥秘。”
走出航天馆后,不少学生的仍积极讨论各种航天知识,很多学生表示为祖国取得如此成就感到骄傲,要为祖国的科技强大努力学习。
“只有热爱科技的孩子们多了,愿意从事科研的年轻人多了,国家未来的科技水平才会走在世界前列。”清华大学计算机教授陈文光说。
在与学生交流时他介绍,2000年左右时,我国在很多领域科研水平与发达国家有距离,但是经过20多年努力,我国科学研究理论能力、应用水平很多领域已经处于世界前列。就计算机操作领域,目前我国学者发表的论文占到了世界重要期刊的三分之一,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很大影响力。
陈文光认为,从事科技创新要有好奇心,扎实的科研基础和坚韧的毅力同样重要。但高中生作为祖国的未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式,中学生英才计划更要让学生意识到科技创新对祖国未来的重要、对人民安全的重要,更要对祖国的科研未来有信心。“培养足够多的科技人才,并留住他们,我们国家许多‘卡脖子’问题都将得以解决。”陈文光说。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表示,“科技创新,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人才。我们将坚持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深入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充分发挥高校特别是‘双一流’高校科技人才培养主力军作用,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力度,让更多具有科技创新潜力的人才竞相涌现,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